玉璽(寶璽),是皇帝行使權(quán)力的信物,是國家權(quán)力的象征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寶璽甚至比皇帝本人更重要,因為失去了寶璽,皇帝就失去了所有的權(quán)力。自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制定寶璽制度后,這套制度被歷代王朝沿用,一直到清末。歷史上對寶璽的記載大多十分簡略,語焉不詳,且不同時期的記載常有互相矛盾之處。加上現(xiàn)存寶璽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寶,清以前的寶璽全無蹤影,只有一些印拓流傳至今,使現(xiàn)代人對歷代寶璽知之甚少。
“玉璽”是帝王用以署名的印章,皇帝的印章有公章和私章之分。代表國家發(fā)布詔書或其他文告時鈐用的可稱為公章,是皇權(quán)的象征,古人稱之為寶璽、御璽、御寶或國寶。中國人用印信來表示信用,始于周朝。到了秦朝,才有璽和印之分,皇帝用的印叫璽,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。又因為此時的璽專以玉質(zhì)(另一說認為玉字的由來是傳說秦始皇以和氏璧制造玉璽),故稱為“玉璽”。
《史記·秦始皇本記》記載秦始皇彌留之際,“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”,又記劉邦軍迫咸陽,秦王“子嬰即系頸以組,白馬素車,奉天子璽符,降軹道旁”。始皇璽歸漢后,即被漢高祖定為“傳國璽”,“世世傳受”。新天子繼位,首先接受此印,皇位才算合法,才能得到臣民的承認。傳國璽是真命天子的標志,也是西漢以后各朝野心家攫奪的目標。王莽篡漢,就把奪取這方印章作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。當他篡漢的步驟基本完成,大局甫定,立即派人威迫漢元帝的皇后元后交出傳國璽。傳說當時元后很不情愿,憤怒之余,將璽印投地,螭虎缺去一角,而王莽并不以此為憾,揣起殘璽,得意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。據(jù)說后來他兵敗身死時,這枚印章仍掛在他身上。傳國璽至遲在漢獻帝末年就丟失了。 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堅傳》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說:孫堅打董卓,“攻陷洛陽城,堅入洛掃除漢宗廟,祠以太牢。堅軍城南甄官,井上旦有五色氣,舉軍驚怪,莫有敢汲。堅令人入井,探得漢傳國璽,文曰‘受命于天,即壽永昌’。”這段記述帶有神話色彩,顯然是不可信的。盡管傳國璽已佚,但漢以后不少朝代仍都有所謂“傳國璽”,都說是秦始皇的原印,并為它的來歷編造了很多荒誕不經(jīng)的故事,籍以證明自己屬正統(tǒng)。例如,遼興宗耶律宗真在重熙七年,以《有傳國寶者為正統(tǒng)賦》的題目試進士,成了歷史笑柄。 |